【校長專欄】學童精神健康問題令人關注 崔家祥校長:成績只是學習一部分

中小學

發布時間: 2021/11/22 18:20

最後更新: 2021/11/23 12:17

分享:

分享:

「及早識別、及早支援」是幫助學生注意身心健康的最佳良方。

學童精神健康問題近期引起大家的關注,其實社會、學習或家庭環境的轉變,都會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大大小小的衝擊,有社福機構於2021 年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受訪青年在適應新常態時感到困難,令他們承受更大的心理、工作或學習壓力,也有受訪青年缺少社交接觸機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以上種種讓我們反思學校如何回歸教育的根本——提升學生的身心靈健康,幫助他們抵禦成長路上的逆境與挑戰。

識別及了解學生的情緒——「看到、聽到、八到、知道」:

「及早識別、及早支援」是幫助學生注意身心健康的最佳良方。人有長短,未必每位學生都擅長表達自己,識別他們的情緒便是最重要的一步。愛官不單調撥資源聘請三位全職社工駐校,更提倡全體老師以「看到、聽到、八到、知道」四種不同角度去及早識別有需要的學生。老師透過平日「看到」學生的言行舉止有沒有出現異常,如不能集中完成功課及日常事務、長期感到疲乏和倦怠、情緒容易失控、表現畏縮、難與朋輩相處等等;或老師在平時上課、課餘時與學生傾談日常生活的瑣事,「聽到」學生主動表達自己對人、對事、對自己成長的看法,從而察覺他們的內心轉變,亦可多與家長聯絡,了解學生在家的人際關係、生活變化、嗜好興趣等等,更深入了解他們在校在家有否出現異常。

最新影片推介:

此外或盡量「八到」與學生有關情報,因為部分學生只會在朋輩面前表達自己的負面想法及情緒,有時從他們朋友口中反而會知道有關學生更多的想法,更立體地掌握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學校亦可從成績分析、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APASO)、持分者問卷或教育心理學家、醫生、社工等專業人士報告「知道」學生的身心健康指數,如某級男生對學校歸屬感不強,或某班學生挫敗感較高等,都讓學校能及早識別有關問題,從而以全校參與的模式作出「普及性」、「選擇性」及「針對性」的工作,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以及加強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

支援學生情緒——提升學生的「成就感、歸屬感、樂觀感」:

成績只是學習的一部份,然而社會大眾、父母,甚至老師都會因成績編班或升中呈分等將分數放得太大,不單令學習能力較遜的學生遭到挫敗,亦讓「尖子」變得更緊張,甚至變成焦慮。學校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舉辦了超過一百項的課外活動、課後興趣班及校隊培訓,從語文、數理邏輯、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八大智能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如運動員的肢體動覺智能較強,作家的語文和內省智能較強等。學校在發展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時,必須留意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某些方面的智能特別突出;當學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進度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其強項學習,讓每位學生建立屬於自己的「成就感」,這不單可以發掘資優學生,並進而為他們提供合適的發展機會,使他們茁壯成長,亦可以協助有需要的學生發掘「亮點」,並採取對他們更合適的方法去學習,透過陪伴、觀察、多元化的評估發現每一位學生的天賦,因材施教,鍛鍊並提升每一位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探索生涯發展方向,正如愛官的辦學理念——「從體驗中學習,以成功創造成功」,讓學生從每一步成功,建立自信,健康成長。

自2017年,愛官體育科以校情為本, 建構一個「以健康為本的體育(Health Oriented PhysicalEducation)」的校本課程框架,希望將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鼓勵學生、家庭、教師和社區共同參與,推動本校的體育發展。HOPE追求的不是學生在運動中取得的獎項或成就,而是學生在運動得到身心靈的改變,對自己體質的要求、對理想的堅持,我們與大學、與專業團體、與精英運動員合作,務求讓家長、老師、友校動起來,讓大家全方位享受運動,愛上運動,讓每位持分者都相信運動能令學生身心靈健康,能改變他們的人生。 

除了基本學習科目外,學校與家教會、志願團體、地區組織及友校間舉辦多元化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對校園及生活產生「歸屬感」。愛官舉辦為期五天的「體驗式學習週」,由各級教師商議及選取與課程相關的主題,設計配合學生程度的學習活動內容,包括專家講座、戶外參觀、街頭訪問、中國民間藝術製作、編程體驗、創意小發明、集體壁畫創作等。

學生透過探索、體驗活動,感受學習的樂趣,跳出課本的框架,擴闊學習的層面,豐富學習的經歷,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歸屬感」;愛官提倡長幼共融,成為區內的長者學苑,與多個地區志願團體合作,透過「體驗。服務。互動」三個維度,為學生舉辦多項與長者有關的活動,包括:舉辦「跨越時空、嚐老體驗」活動,讓學生穿著老化體驗教材,讓同學們進行「嚐老體驗」;安排全級四年級學生進行級本服務學習,到附近屋邨探訪獨居長者;又開放校園讓長者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遊戲,甚至教導學生以科技學習去協助長者解決生活難題,讓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

愛官亦關注氣候變化,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EARTH 2038地球人計劃」、結交「綠鄰」好友大行動、「基礎環保章」培訓等等,又邀請專家教導學生氣候變化對香港、南北極等生態的影響,更舉辦多個親子觀鳥及夜間生態工作坊,讓家長與學生了解氣候變化對物種的影響,最近更聯同九間友校在十個社區推動環保教育及綠色生活,推出《晴天好氣候月刊》讓學生對世界產生「歸屬感」。孩子重視同儕,當他們從學習、社區、世界中得到歸屬感便會重視大家的價值,希望自己被團體接受,自己可以有貢獻,從而好好愛護自己,由個人發展到與家庭、與社區、與世界的關係,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表示:「讓我們都成為健康的一份子,繼而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愛官推行正向教育多年,透過生命教育活動、成長課及班級經營鼓勵學生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長路上的挑戰,以增強學生的「樂觀感」,包括:推行校本輔導活動「快樂工程」獎勵計劃鼓勵學生於自律、堅毅及感恩三方面訂下不同目標,並讓老師、家長給予肯定;與東華三院「家.長.愛」學院及Dad's Network等合作,舉辦了多項正向家長教育課程及親子活動,為本校家長提供發展性及預防性的正向教育;實行「一人一服務」計劃,老師根據學生的長處,安排同學參與合適的服務工作,同學們會透過服務他人學習正面的價值觀;開展「大哥哥大姐姐計劃」,計劃以級本形式進行,二年級學生被分配予六年級學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二照顧,並全年進行不同任務,包括學習任務及自理任務等。

愛官更與Dads Network協辦兒童發展基金(第八批)「大冒險家」計劃,鼓勵有需要的學生目標儲蓄、師友配對及個人發展規劃,引發他們思考並確立較長遠的發展方向。讓學生明白身邊總有老師、學長、家長的幫忙,凡事也可以樂觀地對面。學校更不時邀請生命鬥士或精英運動員到校與學生作生命分享,讓學生體會追尋自己夢想的重要,明白如何堅持自己的信念。愛官希望學生可以量力而為,而不會只重成敗;希望家長可以稱讚子女的堅韌和努力,而不會只看結果。

學校不但培育同學的學術成就,而是更努力培養全人發展,協助他們有健全的身心靈,當中包括正面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Positive Engagement)、良好關係(Positive Relationships)、意義人生(Positive Purpose)、滿有成就(Positive Accomplishment)、身心健康(Positive Health),學校亦會裝備同學的生活技能,例如動機與恆毅力(Grit)、抗疫力(Resilience)等等。自十二月起,愛官定期推出「小故事。大成就」分享會,邀請各行各業的熱心人士,包括大學教授、校長、音樂人、演藝人、生態導賞員、記者、運動員等等,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讓學生更認識自己的志向、需要、興趣及能力,從而培養正確價值觀,積極裝備自己,樂觀面對屬於自己的人生。

學生身心靈健康永遠是最重要的教育課題:

愛官最近獲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邀請,聯同社工、心理學家分析小學生壓力來源、如何處理兒童情緒問題及保持兒童精神健康,並分享愛官的教育理念及心得。各位嘉賓都一致認同學生需要的就是「點亮」他的價值感,如以「冰山」來舉例,我們大多只看見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忽略水下的一大部份。水上顯見的部分多數是量化的,如成績與學歷的高低,而水下的則是深層「價值」,如學生的處事手法、興趣、志向等。我們必須重視及欣賞到學生水上、水下的「價值」,也要讓學生認知自己的「價值」。

學生對自身的價值感越高,成就感會驅動學生,繼續追求自身的價值,追尋自己的夢想,形成正向的循環。希望家長們可以常與學校合作,透過「看到、聽到、八到、知道」識別及了解子女的情緒,並提升子的「成就感、歸屬感、樂觀感」,支援學生的身心靈健康,作為子女身心健康的「守門人」。

TOPick推出「Band1學堂」,更多教育升學資訊︰https://bit.ly/3a6HT6T

【hket TV家庭台】《湊得輕鬆啲》逢周日早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bit.ly/35z6COD

撰文 : 崔家祥校長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